放射治疗的七个环节
所属分类:[肿瘤科普]
来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更新时间:2019-01-02
|
□ 黄宝添 放射治疗流程主要分为体位固定器制作、CT模拟定位、治疗靶区勾画、治疗计划设计、剂量验证、体位验证和实施治疗等环节。 1、体位固定器制作: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灶位置选择适合患者且重复性好的体位固定方式。体位固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病人体位的重复性,减小摆位误差,保证治疗精度。常见的体位固定器包括热塑面罩和真空袋等。后续CT模拟定位和实施治疗阶段患者需保持与制作体位固定器时相同的体位; 2、CT模拟定位:患者按照制作体位固定器时的姿势平躺在 CT 床上,医生通过激光线在病人体表和固定器上画出标记线。固定器和体表标记线是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重要措施,任何一项发生错误将极大地影响放射治疗精度。CT扫描结束后,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将CT图像传送到所有放疗科工作站; 3、治疗靶区勾画:主管医生根据病人的CT或其它影像资料,如MRI、PET-CT等在CT图像上逐层精确勾画肿瘤的位置,同时正常器官也需在CT图像上进行勾画; 4、治疗计划设计:物理师利用专业软件(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能满足临床医生剂量要求的放射治疗照射方案。设计治疗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射线高剂量区投射到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临床医生可获得肿瘤与正常器官照射剂量的信息,以判断该计划是否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5、剂量验证:物理师利用其它验证设备在加速器上测量实际输出剂量,并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得到的剂量相比对,以保证两者的剂量误差符合治疗标准; 6、体位验证:实施治疗前放疗技师利用机载的影像设备获取患者CT或X光影像,通过影像配准以检查其是否与治疗计划设计时一致,以确保放射治疗的位置精度; 7、实施治疗:放疗技师按照治疗计划系统设定的照射角度、照射范围、照射时间等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准确无误地将X射线投照到病人体内,完成放射治疗。 作者黄宝添: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物理技术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医院协会放射治疗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放疗设备质控。 (原文链接:http://strb.dahuawang.com/content/201901/02/c6089.htm) |
下一个:2020年春节放假通知